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快盈v|快盈v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快盈v|快盈v

来源:快盈v2024-08-25 17:48

  

快盈v

察往知来,感知习近平的大历史观******

  (近观中国)察往知来,感知习近平的大历史观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 黄钰钦)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不久前的烈士纪念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来到天安门广场,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2014年,中国将每年9月30日设为烈士纪念日。此后,习近平连续9年在当日出席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英烈。

  在习近平的推动下,中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每一次庄严纪念都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也像打开一扇窗口让外界从中感知习近平的大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历史,习近平尤为重视,他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有评论指出,习近平对历史的高度重视,构成其大历史观的基础。他将历史看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他还曾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习近平对历史的重视,体现在一些细节中。例如,近年来,在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时,细心的人们通过电视画面看到他身后的书架上有《党史札记》《史记选》《世界通史》等大量历史典籍。

  这样的重视,还体现在看待历史的维度上。习近平在谈及世界历史时,将其比作“人类最好的老师”;说到民族历史时,他认为“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论及学习中共党史,习近平将其看作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门“终身必修课”,强调“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这种历史观是以宏阔的大视野来观察历史,将现在同历史发展逻辑联系起来,并汲取经验用于未来发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是中共的重要经验,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如何在想问题、作决策时具有历史眼光,关乎治国理政的成效。观察认为,在习近平的大历史观中,历史不仅给人智慧的启迪,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

  习近平多次指出,“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在这方面,习近平身体力行。比如,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正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在谈及对待历史经验时,他强调,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

  在习近平看来,历史中的治国理政经验,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历史既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透过这样一次集体学习,人们或许能更直观理解习近平所提倡的以史为鉴的“方法论”。

  “如何以史为鉴,汲取治国之道,构成习近平大历史观的核心要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希贤指出,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是治国理政的有益借鉴,这才是真正的“以史为鉴”。

  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国际舆论场中,不时响起歪曲历史、掩盖事实、美化侵略等错误言论的刺耳杂音。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在习近平的大历史观中,外界还可以看到其鲜明的态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坚定予以驳斥,“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习近平斩钉截铁地指出,“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在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时,习近平明确宣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强调,“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习近平引述德国前总理勃兰特的名言说,“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对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分析称,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就是抹杀和篡改历史,从根本上否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待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真正敬畏历史、尊重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近日,习近平在为《复兴文库》作的序言中,再次强调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如何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在厚重的历史里,有智慧的启迪。(完)

体温计摔破了怎么办?******

  测体温时常常不小心将水银温度计掉在地上导致水银洒落。专业人士建议:可用硬纸片收集水银密封处理并开窗通风。

  “体温计摔破后,我特意用厚纸巾把它收集起来扔进了垃圾桶。”近日,赵女士在测体温时不慎将体温计摔碎,进行了简单处理。还有网友将洒落水银扫进簸箕或扔马桶里冲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医生李江涛提示,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体温计摔碎后如果不及时收集处理,落在地上的汞会挥发到空气中变成汞蒸气。汞蒸气具有毒性。一根标准水银体温计中的汞含量大概为1克,只要及时处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李江涛表示,如果水银体温计摔碎,应尽快开窗通风,然后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罩,立即清理散落在地面或者物体表面的汞珠。可用纸片、薄塑料板或湿润棉棒等将汞珠收集放入矿泉水瓶中,之后注水防止水银挥发,破碎的体温计可一并放入,拧紧瓶盖后,贴上“废弃水银”的标签放入有害垃圾桶内。“千万不能用扫帚扫或用拖把拖,这样会把水银碎成更小的液滴且造成污染面积的扩大。也不可用吸尘器吸,这会加速水银的挥发。冲入马桶也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李江涛提醒。(记者 徐英波)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视觉焦点

  • 解锁春日“帽子戏法” 你可以向倪妮“取经”

  • 人口质量稳步提升 高质量发展动力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快盈v 血战的一周:澳大利亚人坚守阿拉曼阵地
2024-06-10
快盈v卡玛:毕滢的做法很糟糕
2024-03-09
快盈v他们3年干了30多年的事
2024-03-28
快盈v 朴有天首次承认吸毒事实,此前曾多次坚决否认
2024-03-11
快盈v李彦宏夫妇或成"老赖"?作家较真儿申请执行
2024-05-07
快盈v睡前腿经常不适是什么病
2024-08-10
快盈v福州包机迎接首批返岗务工人员
2024-10-07
快盈v“志愿文学”网络作家基层行上海启动
2024-04-27
快盈v《妻子2》包文婧因为一件衣服,整季节目树立的口碑全毁了
2024-08-24
快盈v暗恋七年却以尴尬身份嫁他
2024-07-08
快盈v 进口车跟合资车 到底哪种质量更好?
2024-11-10
快盈v Switch累计销量超3400万台
2024-06-11
快盈v【江苏】江苏省2022年RCEP签证出口货值全国居首
2024-02-17
快盈v 德国百年煤矿倒闭后,被改造成热门旅游景点,获评世界文化遗产
2024-03-11
快盈v精彩回顾|东风悦达起亚寄望全新KX5重振中国市场
2024-11-30
快盈v微博微信淘宝豆瓣眼中的你,哪个最真实
2024-11-06
快盈v哈登重提莱纳德遭勇士垫脚: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
2024-11-04
快盈v格力2018年年报如约出炉 雷军10亿准备好了没?
2024-05-23
快盈v盖茨:去世后20年会关闭基金会 未来有富豪会接着做
2024-06-24
快盈v一季度中国经济超预期的“底气”在哪?(图)
2024-07-12
快盈v一父两母?全球首位"三人试管婴儿"在希腊出生
2024-04-18
快盈v唱作人:曾轶可回应网络暴力
2024-04-17
快盈v 胡杏儿海边穿泳衣孕肚凸显
2024-11-13
快盈v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2024-06-02
加载更多
快盈v地图

资讯热点官方推荐官方科普攻略玩家必看科普我来科普一下科普推荐让我来给大家科普科普一下给大家盘点一下